市政配套设施将同步完成;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
延庆冬奥村样板段的运动员房间。
施工中的延庆冬奥村。
冬奥村庭院中,就地取材的原生态石块砌筑成树木的“家”。
8月20日,位于小海陀山脚下的延庆冬奥村样板段正式亮相。
据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延庆场馆建设处处长刘利锋介绍,延庆冬奥村按照计划将在今年年底实现完工,于2021年8月达到赛事接待条件,赛后将作为休闲度假酒店向社会开放。
北京冬奥组委延庆运行中心副主任林晋文介绍,作为北京冬奥会三大赛区之一,目前,延庆赛区两个竞赛场馆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项目累计完成总工程量91%、国家雪车雪橇中心项目累计完成总工程量89%;两个非竞赛场馆延庆冬奥村及山地新闻中心项目已基本完成主体结构施工。年底四大场馆将全部完工,交通、通信等市政配套设施同步完成。
●交通布局
30分钟内可到达赛区任意一个场馆
延庆冬奥村位于延庆小海陀山脚下,采用低层、高密度的“山村”式建筑布局,半开放式建筑庭院依山而建,既展现北京四合院的文化特色,又不破山型、不夺山景。
延庆冬奥村以“组团”形式散落在山林间,共有6个居住组团和1个“公共组团”,总建筑面积约11.8万平方米。“居住组团”主要为居住功能,届时可为运动员及随队官员提供约1430个床位。“公共组团”主要为综合服务功能,将为运动员提供比赛装备保养、餐饮、休闲等综合服务。冬奥村还专门设计建造了地下暖廊。通过暖廊,运动员、教练员无需再穿厚重的外套就可以前往各个组团。
据悉,延庆冬奥村毗邻国家雪车雪橇中心和山地新闻中心,运动员在30分钟内就可以到达赛区内的任意一个场馆任意一个赛道。
北控京奥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延庆赛区内共有7条内部道路,总长约14公里。同时,国家高山滑雪中心内共设计了9条索道,9条不同制式的索道又形成了5个换乘站,确保运动员从冬奥村在30分钟内就可以抵达各项目出发点。
例如,从延庆冬奥村出发至国家高山滑雪中心高山滑雪速降项目出发区,运动员可从海拔900米的冬奥村西侧的主缆车站出发,乘坐索道到达海拔2198米的山顶出发区。索道在满负荷运营的情况下,约30分钟即可到达。比赛结束后,运动员既可以通过索道原路返回冬奥村,也可以通过回村雪道直接滑行回到冬奥村。
●居住条件
运动员可在冬奥村随时观看比赛转播
走进延庆冬奥村内,在一座座合院天井中,就地取材的原生态石块砌筑了树木的“安乐窝”。施工过程中开挖出来的碎石也被制作成“石笼墙”,与门廊的原木色门窗相呼应。
据介绍,在设计施工建设过程中,为了能最大程度保护周边自然环境,原生树木作为延庆冬奥村最主要的景观被原地保留下来。
“施工中,我们用密幕网将留在原地的树木保护起来,并按季节和树种特点进行浇水、施肥、治疗病虫害。一些无法原地保留的树木,就近地移植或者迁到专用地块进行保护。施工后,被移栽到山下的部分树木也将再度回迁。”相关负责人介绍说,目前,延庆冬奥村原地保护或移植、迁地保护的树木共计313棵。
在冬奥村内部,采用奥运五环的颜色作为主色调,各组团之间的暖廊采用五环中的黑灰色,暖廊的地面使用五环中其他四环的蓝、黄、红、绿色的融合色,以区分层次达到视觉美感。
据介绍,此次亮相的延庆冬奥村样板段,是1号组团的33间样板房,包括17间运动员样板间、13间无障碍样板间以及3间服务用房。
记者看到,运动员房间内,设有国际化插座与电话接口,保证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都能够正常使用电器。房间中还配置了奥林匹克网络电话接口与电视接口,方便运动员国际通话。电视还与奥林匹克转播中心联通,运动员可随时观看比赛,实时掌握比赛成绩。
●绿色环保
冬奥村超低能耗 建筑节能率达到60%
绿色节能,是延庆冬奥村的一大亮点。据悉,延庆冬奥村全部按照国家最高等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进行设计,其中D6组团作为超低能耗示范项目进行建设。
据国家高山滑雪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超低能耗建筑是指通过合理的朝向、保温隔热以及节能散热系统、自然通风等,让房屋内无论是在炎热的夏天,还是寒冷的冬天,都可以达到舒适的温度和湿度要求,在降低能源消耗的同时,提升宜居体验。
“考虑到冬奥村位于燕山山脉,供暖需求较大,建筑采用了电锅炉加水蓄热的供暖方式,利用夜间的低谷电对锅炉中的水加热至80℃左右,白天利用夜间热水储蓄的热能进行供暖,以达到节能的目的。”据介绍,延庆冬奥村D6组团节能率达到60%。
延庆冬奥村同时也是一座“海绵型山村”。“通过建设下凹式绿地、渗透沟和雨水调蓄池等措施,延庆冬奥村可以对雨水全部回收利用。对延庆冬奥村产生的生活污水,也全部进行处理净化实现再利用。”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刘利锋表示,随着今年6月世界首条50万伏张北柔性直流输变电工程投用,来自张家口的风电、光伏电能等绿色清洁电能已经进入延庆赛区。北京冬奥会也将成为奥运历史上第一届100%使用绿色清洁电能的奥运会。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中国体育经济网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genechina.org.cn/wzxm/39.html
- 全部评论(0)